中國日報 |
|
乃革命黨組織言論機關之元祖,社址設於中環士丹利街二十四號。為孫中山於己亥(民前十三年)【1899】秋派同志陳少白至香港籌辦,所有機器鉛字,概由日本橫濱購運。陳少白為社長,主筆者有洪孝先、陸伯周、楊肖歐、陳春生、黃魯迅等人。初以不審英人對華政府政策所在,未敢公然大倡革命排滿之說,半載後措辭始漸激烈。 |
|
從前各地中文報紙排印俱用長行直行,獨中國日報首仿日本報式,作橫行短行,令讀者耳目一新。此報除出版日刊外,兼出十日刊一種,定名《中國旬報》,附以《鼓吹錄》,專以遊戲文章歌謠譏諷時政,是為吾國報紙設置諧文歌謠之濫觴。 |
|
庚子(民前十二年)【1900】興中會迭謀策動廣州惠州軍事,其大本營即設於報社三樓。惠州三洲田軍敗,報社財政亦形不支,賴同志富商李紀堂供款,得免歇業。民前八年至十一年【1901-1904】四年中,人心漸趨革命,報業日形發達,時主筆者有鄭貫、陳詩仲、黃世仲、馮自由、王軍演、盧少歧、丁雨宸、梁襄武、何冰南、何雅選、盧信、廖平子諸人。癸卯年【1903】夏、丙午年【1906】曾出現財政問題,均先後得李紀堂、李煜堂集資解困,免卻破產和拍賣危機,不致被保皇黨人所攙奪。乙已【1905】同盟會成立後,陳少白主理會務,中國日報於次年由馮自由繼任社長,八月報社改組遷址 上環德輔道三百○一號 ,四年後馮自由受聘赴加拿大溫哥華大漢日報,報務轉由李以衡、謝伯英、張紹軒等處理。至辛亥年由盧信、黃時初等負責。是年有月廣東光復,報社遷址廣州,至民國二年八月龍濟光入寇,才被封禁停版。中國日報先後出版十三年,其間各同志文士的大聲疾呼,振奮民眾,喚醒國魂,史家直記其功。 |
|
|
世界公益報 |
|
發刊於癸卯年(民前九年)【1903】冬,民國成立後數年始停刊,為中國日報前記者鄭貫公主編,資本出諸耶穌教徒林護、馮活泉、譚民三等,主筆有李大醒、崔通約、黃世仲、黃伯耀、黃魯逸等,此報論調和中國日報略同,色釆稍遜, 注重詼諧文字及諷刺圖畫,於宣傳革命甚有力量,世稱之為香港革命黨報之第二家。 |
|
|
廣東日報 |
|
亦為鄭貫公所創辦。鄭氏於發刊世界公益報後,因感股東及董事多屬耶穌教徒,發言立論多不自由,故半年後自行辭職集資組織廣東日報,宗旨略同中國日報,為香港革命報紙之第三種。由廣州文士擔任莊諧二部文章,著述體裁新穎。主筆為黃世仲、王軍演、胡子晉、陳樹人、盧偉臣、勞偉孟等,出版後大受廣州、香港、澳門各地學界歡迎,惜資本不足,開辦不及一年而於乙已秋歇業。 |
|
|
有所謂報 |
|
同為鄭貫公所辦之小規模日報,全名「有所謂唯一趣報」,發刊於廣東日報停刊後數月。內容莊諧並重,專以小品文字見長,其排印均假手其他印務公司,故資本低,取價廉,由於趣味濃厚,出版不久,即風行一時銷路駕諸大報之上,為港穗二地小報之濫觴,為革命報紙之第四種。主筆有黃世仲、陳樹人、胡子晉、盧星父、盧偉臣、王演軍、駱漢存等人,英才濟濟,可稱一時之盛。當乙已丙午年間【1905-06】港人曾先後發起馮夏威、陳天華兩烈士追悼會於西營盤 杏花樓,參加者數千人,此兩次集會皆由鄭貫公等主持,實隱然執全港新學界之牛耳。及丙午夏貫公忽染疫逝世,報社乏人支持,後因改組而停刊。 |
|
|
東方日報 |
|
鄭貫公逝世後,有所謂報乏人領導,丙午【1906】秋,同志劉思復、陳樹人、胡子晉、謝伯英、易俠等另集資本接辦改組之小報,易名曰「東方日報」。體裁與有所謂略同,發刊僅半載,至丁未【1907】春以資本不繼而停版。 |
|
|
少年日報 |
|
發刊於丙午【1906】年,於有所謂報停刊之後,部份編輯合組續辦同一體裁之小報,主編為黃世仲,康蔭田、楊計伯、盧星符等相助,黃氏所著之太平天國演義小說原刊有所謂報,此報續續登載,銷路亦足與有所謂報相伯仲,惜出版未及一載,亦因款絀停版。 |
|
|
時事畫報 |
|
原在廣州出版,發刊於乙已年,為粵省名畫家潘達微、高劍父等創辦,圖畫以外,附載時事論評及諧談小說等類,由陳垣、岑學侶、謝英伯等擔任,以幽默之措辭鼓動民族思想,頗能刺激人心,誘導社會,出世未久即風行一時,旋以資金缺乏停刊。己酉年秋,謝英伯、潘達微、何劍士、鄭侶泉等得林直勉資助,重組是報於香港,仍用石版印刷,以在香港言論較粵省自由,所載諷刺圖畫及時評論著,均為抨擊清政府,宣導革命之作,惜刊至十餘期而止。 |
|
--- 資料來源摘選自 馮自由.《華僑革命開國史略》, 馮自由.《華僑革命組織史話》 |
|
|
大光報 |
|
為民國初立時香港基督徒創辦的一份報紙。1912年4月12日,由區鳳墀、尹文楷倡導籌備,孫中山先生亦有認股,不足之數由麥梅生到國內集資。1913年2月8日出版,成為信徒的喉舌。由於內容不單傳揚基督真理,也報導社會輿論,故甚受各界重視。1920年孫中山亦撰賀文誌慶。 |
|
附圖: 民國十五年香港大光報附刊 : 中山先生誕日紀念號, 共6版面。 |
|
--- 資料摘錄自 李志剛.《香港教會掌故》頁119-120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