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江英華述舊 ] |
|
江氏自述 :「余世居廣東之新安縣,一八七一年誕生於英屬之南美洲。父名大永,至該地經營炭業者。余名英華,乃吾祖母所定,...意謂由英地返中華之紀念。九歲時離家到香港讀書,初從塾師學中文,後改習英文...旋於一八八七年(十六歲時)與孫中山先生同時考入香港雅麗氏醫院習醫,余因家貧,無力交納保證金(五百元),吾師康德黎博士憐余年幼而天資尚聰睿,為余代墊,...孫先生學費,係由其兄眉公自檀香山所寄助,然頗不豐,後因香港屈臣藥房主人Humpheys病篤,延康師診治,康師選拔院中之高材生於夜間為彼看護 。孫先生值上半夜,余值下半夜,侍候備至,及其病痊,感吾院學生服務成績良好,願捐助學金與院。時該院值理辜鴻德(辜鴻銘之兄)蔡紫微二先生建設院方,將該款一部分助吾二人學費,並按月給與每人十元至二十元之零用。自此至畢業,吾與孫先生之學費得可免家庭之負擔矣。 |
|
孫先生在院時,則喜與同學談反滿,輙為余言 : 「醫生救人只幾命,反滿救人無星數,吾欲反滿,吾此生舍反滿莫屬矣。」…一八九二年余與孫先生同時畢業於雅麗氏醫院,余年二十一,孫先生年二十八…畢業後,因英政府未有位置,香港總督羅便臣乃馳書北京英公使託其轉薦於北洋大臣李鴻章,說孫先生與余兩人識優學良,能耐勞苦,請予任用。李復書云 :可來京候缺。每人暫給月俸五十元,並頒授吾二人所記 「欽命五品軍牌」。孫先生為潛身京都,運動族人臣反滿計,允即前行。吾二人遂偕康德黎師上廣州,請英領「事」帶見兩廣總督德壽領牌,然後晉京,以免惹起清政府之忌。詎德壽諸多為難,欲吾二人填寫三代履歷,方准領得。孫先「生」氣怒而返港。余亦勸其莫輕易近京,以免身危。遂不 果...... |
|
據鄭子瑜『孫中山先生老同學江英華醫師訪問記』《大風月刊》第71期民29年【1940】7月20日 羅香林教授鈔本摘錄) |
|
|